传承非遗剪纸
剪出浓浓年味
江苏扬州是中国剪纸流行最早的地区之一。唐宋时期,立春之日,当地人会剪春花、春蝶等,作为女子头饰或装饰于家中,逐渐形成剪纸报春的习俗。唐宋乃至明清时期,扬州剪纸与扬州刺绣结合,形成一种风格独特的剪纸艺术。
2006年,扬州剪纸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扬州剪纸线条清秀流畅,构图精巧雅致,形象夸张简洁,技法变中求新,一般以素色为主,其表现手法和中国画白描的手法有异曲同工之妙。
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丰富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,1月21日,麒胜物业携手仙女镇文体站及新都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,共同创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文化剪纸活动。
此次活动吸引了众多社区居民的热情参与,现场气氛热烈,洋溢着浓厚的文化氛围。
活动特别邀请到了扬州小魚、江苏好人、全国道德模范以及蓝天救援队的成员参加。
他们的到来,不仅为活动增添了光彩,更以自身的榜样力量,发挥传帮带作用,引导居民积极参与社区文化建设,加入到非遗传承的队列中。
活动现场,剪纸非遗传承人首先向大家详细介绍了剪纸艺术的历史渊源、文化内涵以及基本技巧。随后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,大家纷纷拿起剪刀和彩纸,小心翼翼地创作起来。
值得一提的是,现场有众多小朋友积极参与。他们虽然年纪小,但热情高涨,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,努力地裁剪着手中的纸张。
经过一番努力,一幅幅精美的剪纸作品逐渐成型。当看到自己亲手剪出的作品时,小朋友们个个脸上洋溢着快乐与自豪的笑容。
此次非遗文化剪纸活动的成功举办,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一个近距离接触非遗、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平台。
通过实践操作,大家不仅掌握了剪纸技巧,更在心中种下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。同时也进一步增强了凝聚力和向心力,促进了社区的和谐发展。